新华通讯社 主管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主办

融媒时代,家国情怀的微记录——对话《国家相册》讲述人陈小波

作者:陈旭管
发布时间 2018-01-29
对话人简介:

  陈小波,新华社领衔编辑,“新华典藏”执行主编,“新华影廊”首席策展,新华社微电影《红色气质》、微纪录片《国家相册》讲述人,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,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副主席,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导师。

  著有:《中国摄影家》丛书(十本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)、《他们为什么要摄影》(纪实卷、新闻卷,文化艺术出版社)、《摄影,感受中国》(英文,新星出版社)、《影观达茂》丛书(八本,中国民族摄影出版社)。

为国内外展览机构、艺术节策展百余个。

  2016年7月初,新华社微电影《红色气质》上线后,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召集《红色气质》原班人马,用微纪录片的形式走进中国照片档案馆,打开国家相册,讲述时代与国家的命运、国家与生命个体的故事与梦想。据新华社高级编辑陈小波透露,目前《国家相册》的累积浏览量达五亿之巨。

  《国家相册》的策划制作,是新华社领导亲自创意、策划并指导制作的重点工程。每期《国家相册》选题确定后,团队从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的资料选片入手,通过数字技术将二维平面的照片转化为动态的影像记录,从碎片化的历史照片中梳理“国与家”的脉络。

  融媒时代,技术革新带来了回望历史的全新视角,在《国家相册》中每个细节深处凝炼着“小人物”的生命质感,在每个朴实无华的讲述声中唤醒当下每个灵魂深处的家国情怀。在每个产品背后,也细细品味出创作团队执着而纯粹的“历史感”,感叹每部作品毫不浮夸的叙事中充盈着无限张力。

  从《红色气质》到《国家相册》,在语调平缓却饱含情感的叙述中,陈小波对话《中国传媒科技》杂志社记者,讲述《国家相册》如何寻找和记录艰辛岁月里每个中国人熠熠生辉的时光,在历史长河里静静流淌的梦想。

  位于新华社东配楼地下室的中国照片档案馆里,陈小波在一千多万张照片中寻找历史记忆中百姓生活的细节,从细节中梳理百姓生活的轴线。谈到成绩,陈小波显得淡定:“我只是《国家相册》团队中的普通一员,按照社领导提出的制片初衷与叙事脉络,与团队一起从照片档案馆里拾起一粒粒饱含情感力量与时代细节的‘珍珠’,串起已逝岁月中的集体记忆,唤醒每个中国人的家国情怀”。

融合初衷:小人物讲述伟大时代 小故事彰显岁月温情

  谈及《国家相册》的创作初衷,最初的设想来源于《红色气质》,做国与家的相册,在大历史里讲小故事,兼顾宏大叙事与个人情感的结合。《国家相册》以百姓生活、小人物的故事描绘大时代,每期由老照片建构起来的主题将历史与当下相融合、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时代相融合,唤起当下中国人的情感共鸣。

  谈到《国家相册》的创作过程,陈小波这样说:“《国家相册》的制作过程,团队每个成员都倾注了很深的情感。尤其是撰稿者,从照片中挖掘故事、从大背景中找出故事,每个主题都需要阅读大量书籍和资料,进行走访调查。几乎每做完一个选题,该集撰稿者基本上可以称之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了。”也许正是因为如此,我们能在千字叙述中能够感受到坚不可摧的力量,在富含细腻情感的声音里回望历史,感受浓浓温情。

  从老照片与叙事的融合,到影片内外人物感情的融合,最终实现媒体的融合。通过与陈小波的一席谈,记者隐约洞察到《国家相册》背后的融合“密码”。

融合历程:用情深 下手狠

  在每集六、七分钟的片子中,千字的叙述、视觉特效、背景音乐、富含生命质感的老照片跃然于屏,开启一段历史的回望,拼合起一个完整的人物、一段鲜活的故事、一段集体回忆、一个个历史群像 ......

  每周、每期、每个团队成员的微信群里,上千条的讨论信息,从选题确立到照片收集到写作团队写稿策划再到粗剪、初审、校改、终稿确立、最终上线。

  问及制作过程中的困难,陈小波说:每一期都会遇到难题,但是对于新华社团队来说,没有什么可以称之为困难。在《最美是家宴》这一集当中,陈小波已经找到一批三四十年代中国人吃团圆饭的照片,何平总编辑提出能否找一张清末民初的照片。即使脑海里已经有几百万张照片的存量,有丰富的照片搜寻技巧,要完成这个任务也如大海捞针。

  陈小波说:“大部分照片可能只需要半个小时、一个小时就可以找出来,但有时候为了一张照片可能一天的时间都找不出来。”在中国照片档案馆馆员张志萍的帮助下,终于找到一张美国旅行家拍摄的1901年一个中国殷实家庭家宴的照片。

  “工匠精神”,运用之妙,存乎一心,增删打磨、数易其稿,凝炼叙事层次、把握故事细节、传递细腻情感。总导演李柯勇、导演徐壮志、郝方甲把关文字稿撰写环节,每一期内容写作团队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、采访众多人物的基础上凝练叙事。陈小波表示,她多次看到三位导演“绝处逢生”,在播出前夜还在对影片细节精雕细刻。

  经记者与制作团队成员交谈得知,每个写作者都在实践“精准打磨”。每周三粗剪出片后,由何平总编辑亲自审片,提出修改意见,周五晚上终稿审阅。在片子上线之前,每个环节、每位成员都在最后一刻细细雕琢。

李柯勇表示:《国家相册》是按照电视的制作标准来进行制作的,即使是放置在大屏幕上也是高清的,用老照片做出的特效会有不同于录像的效果,具有一种雕塑的美感。

  谈到创作,他表示陈小波以研究老照片闻名,她脑子里随时就可以跳出三、四百万张照片,《红色气质》《国家相册》这两个作品,陈小波发挥的作用很大。

  谈及自己的职业经历以及如何实现成功跨界到“影视圈”,陈小波淡然地表示:“如果一定要说诀窍的话,‘用情深、下手狠’这六个字,一直伴随着我的职业生涯。”

融合产品:独家优质资源 + 产品创新意识 + 新媒体传播优势

  媒体人正亲历着真正的“融媒时代”。

  《国家相册》通过三维特效等技术,将一张张“决定性瞬间”高度融合,拼合成一段完整的故事,讲述不同年代人们对生命、对家与国始终如一的情感。

  在技术应用上,无人机技术、后期 3D 建模等技术,会让记录变得更加方便,表达方式更加开阔,观看世界的视角更加多元。陈小波表示,产品真正的价值还在于对内容的挖掘,《国家相册》中的特效应用很少,每个二维影像的加工都仅仅只是服务于内容,为观众体验而服务,真正打动观众的是一张张历史老照片,是照片背后人的灵魂。

  在传播模式上,《国家相册》形成多平台矩阵式的传播模式,利用新华社客户端、新华网等多个传播渠道分发产品,短时迅速地扩大传播力,提升影响力。记者在《国家相册》26 集《最难是离别》片尾了解到,第 25 集《情满全家福》播发后,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家的全家福,这些全家福来自各个历史阶段,一张张全家福背后,时代在变、环境在变,但定格下来的浓浓亲情唤醒每个人对家的思念。

  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圣人见微以知萌,见端以知末”,《国家相册》实现了从照片到时代、从家庭到国运的跨越和映射。陈小波表示:《国家相册》的影响力是过去做多么宏大的展览、多么优秀的专题稿都无法企及的。正是基于融媒体时代的到来,新华社社领导敏锐地抓住这个变化,把中国照片档案馆里的独家宝贵资源,整合为一部部适于当下传播的微纪录片产品。

  《国家相册》播发后,不仅受到网友的广泛关注,也受到学界好评,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所所长王佳航副教授表示,《国家相册》堪称是一次有历史功绩的创新,1000多万张尘封的历史照片以微纪录片的形式面世,一定意义上说,《国家相册》就是借由新媒体形式获得重生的历史记忆。在内容制作方面,《国家相册》在创作上做到了国家叙事、时代叙事、平民叙事三者结合。网民已经习惯了各种轻松娱乐的微视频,《国家相册》探索了如何创作出适应多屏播放的国家主题的纪录片,每集 5 分钟左右的片子,用小波讲述的方式使恢弘的主题变得亲切,也适合今天用户时间碎片化的现状,整体而言,《国家相册》的创意和制作令人耳目一新。

而采用流动的影像——微纪录片的方式,实现了照片数字化、传播多媒体化。1000多万多张尘封的历史照片是国家典藏、社会宝藏,有很好的教育意义,但以往由于传播介质的局限性,并没有多少人有机会看到,《国家相册》把照片数字化,并配以三维特效,使静止的影像成为视频,让尘封的历史重生。一些内容分发平台的微视频播放数据显示,视频已经超过图文,成为最受欢迎的新媒体传播形式。《国家相册》的微纪录片形式有利于在不同新媒体平台传播。

  在产品融合方面,王佳航副教授表示:《国家相册》的推出,是新华社媒体融合深化的结果。《国家相册》体现出了制作团队的三个意识:一是产品意识,一定意义上说,《国家相册》是1000多万张历史照片的网上展览,微纪录片的表达形式体现出主创团队很好的策展意识、新媒体产品意识;二是传播意识,1000多万张历史照片得以面世是信息技术发展带给人类的福音。通过互联网、电视台、移动端、户外屏幕等平台同步传播,《国家相册》覆盖了不同层次的受众,体现出很多的传播策略;三是技术意识,《国家相册》在制作中使用了三维特效等技术手段,有历史感而不沉重、不沉闷,显示出使用新技术工具创新内容的良好技术意识。

  总导演李柯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现在所谓的新媒体创新,最大的指向是重大主题的可视化探索,《红色气质》将重大主题变得可见、可感,而且比较简短、生动活泼,适于网络传播。《国家相册》作为微纪录片栏目,特别是以老照片为核心元素的微纪录片探索,可以算作是对《红色气质》的一种传承。

  通过《国家相册》的产品打磨,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,新华社各路业务人员不仅发挥各自优势,打造融媒产品,与此同时也在通向全媒人才的道路上展示了业务技能。陈小波表示融媒时代推出新的产品是大势所趋,融媒时代也需要复合型人才,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要向媒体融合的需求上靠拢。 (完)

Copyright 1993-2018 Chinese Mass Media Technology, All Rights Reserved
中国传媒科技杂志社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53505号-1